习呆呆Misa全套写真图包159套持续更新下载

13次阅读

【摄影师手记】

第一次把镜头对准习呆呆(网名 Misa 呆呆)那天,北京刚下过雨,798 的地面还留着镜面般的水迹。她踩着一双帆布鞋,自己拎着帆布袋走来,袋口露出半截碎花裙角——那一刻我就知道,今天的主角不需要刻意布景,她本身就是一张会呼吸的胶片。

原图获取: 习呆呆 (Misa 呆呆) 写真合集 [159 套] 持续更新

159 套写真不是简单堆数量,而是把“习呆呆”三个字拆成 159 种情绪颗粒。我们试过把废弃工厂刷成雾蓝,让她穿白色男式衬衫站在锈迹前,风把衣摆吹成半旗,照片里只剩她锁骨下的那颗小痣是清晰的;也试过在燕郊的麦田里等日落,她套一件二手婚纱,裙摆被麦芒钩出毛边,镜头里像把青春按进了金色滤镜。每拍完一组,她会在相机回看模式下放大再放大,确认眼白里有没有血丝——她说不想把疲惫留给收藏她写真的网友,“他们保存的是电量,不是情绪垃圾”。

很多人以为“写真合集”就是批量糖水,可习呆呆坚持“场景必须带味”。拍第 073 套那天,我们借到一间老舞厅,球灯不亮,只剩墙面斑驳的镜子。她换上墨绿吊带裙,把头发用一次性发蜡抓成微卷,音箱里放的是《Last Dance》。快门 1 / 8 秒,她跟着鼓点慢晃,拖影把镜子里的自己切成三层——现实、反射、残影,一张图里自带时间差。后来这套图被粉丝称作“绿镜”,在论坛里盖了五百多层楼,有人说“像在旧时光里捉到一只不肯上岸的猫”。

氛围感一半靠光,一半靠她“会偷懒”的表情。习呆呆的招牌是“半睁眼”:上眼睑略垂,瞳孔被挡掉三分之一,像刚睡醒又像是下一秒就要开口损人。为了练这个角度,她在家对着镜子贴满便利贴,写“再抬 1mm 就凶”“再垂 1mm 就颓”。拍到第 100 套时,她已经能在旋转木马上连续转十圈后依旧保持这个眼神,摄影师只管连拍,选出那张睫毛刚好挡住逆光的照片,背后灯火像被谁调低了音量,只剩她眼里一点倔强的光。

服装从来不是大牌。第 126 套“蓝电车”里,她穿的是夜市 35 块钱淘到的男童校服,袖口还绣着“实验二小”。她把袖子撸到肘弯,拿马克笔在腕侧画了一只小鲸鱼,拍半身特写时鲸鱼刚好游进镜头边缘,成了整套图的签名。粉丝追到夜市买同款,结果发现“鲸鱼尾”是独一份,于是干脆把图印成 T 恤,十天后习呆呆收到快递,里面是一件印着她自己照片的 T 恤,背面写着“To Misa:鲸落之后,你依旧游泳”——她拍照回传,身上穿着粉丝送的 T 恤,下面配了条红色运动短裤,图名就叫《回声》。

持续更新不是口号,是日历表上的红叉。每月最后一个周六,她会把新的 20 张预览拼成一张长图,宽度固定 5000px,高度随缘——就像她的脾气。长图最上方永远留一条 20px 的白边,手打一行小字:Save as / Don’t crop / Keep my name。有人嫌水印破坏构图,她就在第 140 套里干脆把水印做成道具,写一张“Misa”便利贴贴在锁骨,让镜头对焦在纸边,皮肤被虚化成立体颗粒,谁舍得裁掉?

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概括这 159 套,我会说:那是习呆呆用快门写给成年人的 159 封匿名信,信里没有地址,只有邮票——她的雀斑、她的发梢、她帆布鞋边的泥点。你下载、解压、新建文件夹,把 JPEG 按时间排序,像把散落的信重新叠好。屏幕亮度调到 80%,就能看见她在第 37 张里偷偷比的心——不是手指,是眼底的小反光,像在说“嘿,又见面啦”。

下一次更新在月底,我们约好了去京郊的废弃泳池,底部还留着去年秋天的银杏叶。她准备带一把透明伞,说要在干涸的池底假装下雨。我不知道会拍出什么,但我知道,当快门声响起,习呆呆又会把某个瞬间偷偷塞进你的硬盘,像把一颗糖纸包着的月亮,放在你伸手就能摸到的地方。

正文完
 0